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魏应彪表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大飞机事业已经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中信证券表示,大飞机产业战略意义突出,C919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对标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B737系列机型,将为中国航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上海市科委2023年1月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称,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2023年1月12日,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张玉金透露,目前C919订单数量已接近1200架,预计未来5年内年产能规划将达到150架。
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21-204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预计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市场规模约1.4万亿美元。到2040年,中国客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随着C919商业化的开启,万亿级大飞机产业链正蓄势待发。
中信证券分析,大型客机制造企业普遍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零部件供应主要采取全球招标的形式,由国内外供应商协同制造。大飞机制造价值链中,机体制造、机载设备、发动机价值量分别约为30%-35%、25%-30%和20%-25%,由于我国大飞机产业前期发展相对落后,自主配套体系不完整,供应链整体存在巨大的国产化空间。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预计C919大飞机的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国产替代的推进,特别是为后续型号做好技术储备。
浙商证券研报称,未来20年,中国客机市场价值将超9万亿元,国产客机订单价值超1万亿元。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是未来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主旋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华谱科仪完成亿元A轮融资,用国际标准打造国产色谱一流品牌)近日,...
感谢IT之家网友小李飞刀1号的线索投递!,小米Redmi显示器A...
截至4月末,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沪深300指增和中证1000...
Hamp;M再关店。在去年关闭了全国首店后,5月28日,Hamp...
当前,随着儿童用品市场持续升级,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
,华硕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灵耀132023超薄本,只有1cm厚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