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决赛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成功举办。历经前一天紧张激烈的复赛,最终有十组来自上海各高校的队伍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进行最终角逐。
大赛以“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实现全球有效合作”为主题,分设中国学生组和国际学生组两个组别,重点考察选手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跨文化问题和解决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外文学会主办。
本届大赛参赛人数达到历届之最,参赛选手们精心备赛、案例理念新颖、话题深刻,各组选手们纷纷献上了精彩表现。
比赛现场,复旦大学代表队带来的案例展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案例追溯了“咖啡”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植根和蓬勃发展,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咖啡文化的历程,并着重探究了本土品牌瑞幸近年来的崛起和将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他们调研深入,表演风趣睿智,赢得评委和观众们一致好评。
上海海关学院代表队展示的案例《木雕困境:跨文化的冲突与和谐》,讲述了尼日利亚学生和德国学生在中国推广尼日利亚传统木雕产品时,通过中、德、尼三国文化的交融,跨越文化交流的困难,反映了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文化在冲突、理解与和谐中获得共同发展。
中国学生组设置了知识问答、情境述评和讲述中国故事三个环节;国际学生组则设置了案例展析和名言名句两个环节。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神采飞扬、妙语连珠,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阐释了对于“跨文化”意义和价值的独特见解。在问答环节,选手们对答如流、长于思辨,展现了交大学子自信博学的风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希望你们可以‘享受比赛’,面对赛题时多一点‘松弛感’,临场发挥时不要太过依赖自己的备赛稿,而是要更加准确把握现场的赛题核心。”颁奖典礼上,担任评委组长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红玲教授这样勉励选手们。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旨在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跨文化交流能力、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是我国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生赛事平台,2023年已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是外语类学科竞赛的权威三大赛事之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华谱科仪完成亿元A轮融资,用国际标准打造国产色谱一流品牌)近日,...
感谢IT之家网友小李飞刀1号的线索投递!,小米Redmi显示器A...
截至4月末,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沪深300指增和中证1000...
Hamp;M再关店。在去年关闭了全国首店后,5月28日,Hamp...
当前,随着儿童用品市场持续升级,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
,华硕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灵耀132023超薄本,只有1cm厚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