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博物馆日前在圆明园正觉寺揭牌,“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同期开展,7根回归石柱、230余件文物展品带观众回望百年“圆梦之旅”。
圆明园博物馆占地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49平方米,展览分别位于正觉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东西五佛殿、三圣殿、文殊亭、东六大金刚殿、最上楼等建筑内。圆明园管理处利用正觉寺现有场馆,在原“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基础上,通过实施安防、消防升级改造工程以及调整展览展陈方案,加快推进圆明园博物馆建设。
步入正觉寺,230余件文物和展品按照正觉沧桑、圆明重光、追迹圆明、寻古长春、匠心圆梦、万园之园、聚散流离、圆梦之基等部分,立体展现出圆明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保护成果。在最上楼展出的7根汉白玉石柱是圆明园博物馆重装亮相后的明星展品。此次回归的7根石柱,经专家研究初步判断,来自于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区,略有风化痕迹,保存状态完好。每根石柱均刻有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工艺精湛。
“7根石柱的雕花是西式花瓶,但花瓶里面雕刻的是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邱文忠介绍,“石柱后面的背景采用西洋楼的铜版画,在当年没有照相技术的时候,铜版画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时建筑的实际场景。”在现存清乾隆五十一年西洋楼铜版图中,可见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均使用了较多石柱,这些石柱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有着实用及审美的价值。
除了能一睹圆明园的精巧建筑构件,圆明园博物馆还展出了马首、铜鎏金象首、青玉老人山子、铜胎珐琅香筒、道光帝御笔“瀛海仙山”诗石刻等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圆明园管理处历年来在开展修缮复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文物修复、数字化保护、流失文物的研究与追索等方面的成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华谱科仪完成亿元A轮融资,用国际标准打造国产色谱一流品牌)近日,...
感谢IT之家网友小李飞刀1号的线索投递!,小米Redmi显示器A...
截至4月末,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沪深300指增和中证1000...
Hamp;M再关店。在去年关闭了全国首店后,5月28日,Hamp...
当前,随着儿童用品市场持续升级,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
,华硕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灵耀132023超薄本,只有1cm厚和1...